流產對於一位想懷孕的婦女來說,是嚴重的打擊。看似自然而然的懷孕過程,卻是要經過多種因素的考驗才能著床成功。從男方精蟲及母方卵子的正常與否,先天染色體有否異常,而著床時母親身體狀況,例如內分泌的協調、氣血營養代謝是否充足?生殖系統有無發炎或急慢性感染?子宮是否有肌瘤?內膜有無受損?…等等,都是影響的因素。某些時候發生流產,是物競天擇的自然過程,是為了避免生下不正常的胚胎,流產固然令人惋惜,然而更重要的是去克服懷孕過程的不良因素,才能夠生育一個健康的寶寶。
發生過多次自然流產的婦女更得小心,除了上述因素以外,父母雙方染色體有否異常,是否存在免疫排斥現象?母體本身是否有自身免疫疾病?都要進一步了解。
中醫治療流產的臨床辨證分型,多從脾腎兩虛、氣血虧虛、血虛內熱、肝膽虛型及瘀血內阻等證型,對症下藥。而防止流產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欲培其損」,也就是在懷孕前就必須先調養好身體,母體才能載胎養胎。臨床上如有不正常陰道出血、腰痠及宮縮腹痛,任何一個症狀出現,就要趕快安胎,三項症狀都出現,流產可能性更高。
在習慣性流產的研究中,將臨床上常用的安胎中藥,配伍成為保胎湯,發現服用保胎湯有更發達的黃體素受體、能促進懷孕過程的免疫調節,並且能增加懷孕母鼠保護胎鼠的作用。中藥保胎不只是臨床使用有效,也有實證依據。
懷孕時,婦女盡量臥床,不可操勞,避免性生活,避免感染。保持心情平靜對胎兒最好,而生活不安、精神緊張都會影響內分泌代謝。流產後若再次懷孕,一定要記得安胎,安胎到超過前次流產的月數,才能度過懷孕初期的危險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