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期婦女常見的困擾是痛經,主要是在月經來潮時下腹部的疼痛,以致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同時伴隨其他全身不愉快的症狀。
痛經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續發性兩類。原發性痛經是指經痛開始於初經或初經以後不久,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也稱為功能性痛經。而續發性痛經出現的時間比較晚,經常是二、三十歲以後才開始,因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所引起的痛經,如廣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子宮粘膜下肌瘤等。
原發性痛經,一般認為與前列腺素過量分泌有關。這些前列腺素會使子宮肌肉層異常收縮,減少血流供應,因而造成小腹疼痛和腰酸,有如生產後子宮收縮一樣。原發性經痛,有時候在月經來之前幾個小時就感覺到了,不過比較常見的是月經第一天才開始,也是這一天最不舒服,時間持續半天或一天就過去了。除了腹痛之外,全身的症狀有眩暈、頭痛、噁心、嘔吐、腹瀉、頻尿和脾氣暴躁。
續發性痛經以子宮內膜異位最常見,何謂「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膜通常覆蓋著整個子宮腔內,這種正常的內膜組織若是長到子宮外面,就稱之「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膜異位」但也可能侵襲卵巢,產生內含積血的卵巢囊腫,時間漸久,這些積血變黑,成為深如巧克力般的顏色,因此習慣上被稱為「巧克力囊腫」。通常子宮內膜異位會造成月經期間的疼痛、性交時的疼痛、不孕症。此外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症,也有痛經及經量過多的現象。
關於痛經,中醫的分型及證治有好幾類,有肝鬱氣滯、血瘀胞宮、寒濕凝滯、沖任虛寒、氣血虛弱、肝腎虧損、陰虛內熱。不管那一類痛經都要適當的預防護理。
痛經預防護理方式包括:
一、增強體質、生活規律、勿過度勞累。
二、在月經期,前應避免劇烈活動,過度勞累、忌生冷飲食、或用冷水洗浴或在冷水中工作。防受風冷寒濕之邪入侵,尤其是防止受寒注意保暖。
三、精神方面消除恐懼、焦慮及精神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