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壹、 前言
醫學的定義“西塞爾內科學”簡明定義:醫學是一門需要博學的人道職業。英國學者認為:醫學是一門學科,另一方面被看做一門技藝。故醫學科學以研究疾病為對象,醫術以維護和恢復健康為目的。治療疾病,不應分中西醫,以治病為目標。未來新中醫除有中醫治療基礎理論外,應具有西醫病理生理學基礎,方能在現今科學進展飛快的時代,與西醫相比擬。傳統的望聞問切,八綱辨證等方法,偏於宏觀觀察和定性分析,缺乏精確定位和定量的指標而更深入細微的認知,針對治病若需中西醫結合,不懂現今醫學理論基礎,已不能以兩千多年前的理論,大而化之來治療現代醫學的疾病。
原發性肝癌是起源於肝細胞或肝內膽管細胞的惡性腫瘤,具有起病隱匿、進展迅速、易轉移復發、生存期短等特點,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中醫學歸屬肝積、積聚、癥瘕、膨脹、黃疸、脇痛等範疇。
貳、西醫病理機轉
(一)原發性肝癌病因
1、肝硬化
肝硬化是導致肝細胞肝癌(HCC)發生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一些結節性病變中已包含HCC 細胞,肝硬化結節、增生性病灶和不典型增生結節的組織,被認為可能是癌前病變過程的中間環節。
2、B型肝炎病毒感染(HBV)感染
HBV感染是原發性肝癌的主要原因。WHO國際癌症研究署HBV感染具有明確的致癌作用。在台灣約15%的人群和64-80%的肝癌患者HBV 表面抗原陽性。HBV 感染後出現肝炎的平均時間約20-30年。
3、C型肝炎病毒感染(HCV)感染
HCV感染目前已成爲原發性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依慢性HCV 感染病人分別為5 10 15年其肝癌發病率分別為22% 53% 75% ,可能機制是持續壞死性炎症導致肝細胞增殖使肝細胞基因組對各種的致突變因素敏感性增加。
4、黃麴毒素
黃麴毒素的代謝產物黃麴毒素B1 有強烈致癌作用,黃麴毒素B1主要存在於被污染的穀物、花生油、黃豆醬等食物中。現代分子學研究顯示,黃麴毒素B1 的攝入可能導致P53抑癌基因密碼249 的G
|
 |
|
感謝: |
感謝鄭振鴻中醫師投稿本網站,轉載請取得原作者同意。 |
|
|
祝您健康快樂 針藥並通,福慧雙修,大醫精誠 羅斯福路二段70號6樓之6
|